聯統日報有限公司.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038356141-3 hualien.info@gmail.com

政治

焦點、府會、民代、鄉市鎮、廣場

綜合

社會、一般、工商、生活、廣場

美食

餐廳、小吃、飲品、特產

生活

百貨、美容、旅遊、休閒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破除政治黑暗的迷思


破除政治黑暗的迷思
施慧萍:公益也是做對公眾有利的事親民為公 眾民為利就是政治
記者蘇紘慶/花蓮報導 
施慧萍以『公益心 共享情』進入政治  
許多民眾認為政治就是『黑暗』的,但對於外表柔弱的第一選區縣議員參選人施慧萍卻勇於進入這『黑暗』的漩渦裡,施慧萍說:「政治本是管理眾人之事」而公益也是做對公眾有利的事「親民為公,眾民為利」就是政治、就是公益,當眾人覺得政治是不好的時候,我們要想出一個方法讓他變好,而不是就放著不管。如同一條臭水溝,需要有人捲起袖子,願意去清理,而讓這條臭水溝變成一條清流。
以「公益心 共享情」作為行動
施慧萍以『公益心、共享情』的理念進入政治,在她作公益多年才發現這社會上有情有愛的人還是佔多數,但像是含苞的花朵,尚未露出鮮麗與芬芳。希望此次參選可以讓我們花蓮政壇有清新、健康的氣息,回復政治原本的意義。
「一人當選 百人服務」
持修團隊如同『大雁飛行』,大雁在飛行過程中,一般是由一隻比較強壯的大雁在前面開路,並且領頭雁時常發出叫聲,鼓勵其他的大雁不要掉隊。當領頭雁感覺疲倦無力,另外的大雁會及時補上,以此保持飛行的速度,大雁就是通過這種團結協作的精神才完成長達1至2個月的飛行。施慧萍說:「沒有團隊,會讓人覺得孤獨,因為沒有分享。給人舞台,才能擁有舞台,給人掌聲,才聽得到掌聲。學習可以做到的優點,修正可以做到的缺點」,她將會以謙卑、關愛的信念,為眾人服務。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八十二歲一樣演女主角!


八十二歲一樣演女主角!
撒奇萊雅銀髮劇團讓族群發光結合社區關懷據點推出新劇本
記者鄭沾誠/花蓮報導
八十二歲一樣可以演女主角,在花蓮佳山機場旁的撒固兒部落,就有一群可愛的撒奇萊雅銀髮族阿公阿嬤,把自己的歷史傳說編成故事,演出一幕幕樸質又感人的戲碼,帶著部落的年輕人,老中青合作傳承文化,一起為自己的文化傳承努力著。
原住民的文化,主要靠口述及以耳相傳,了解族群過去的生活、文化及經歷部落發生的事物。撒固兒部落社區銀髮劇團已經成立第三年,搭配部落的生命史調查以及社區老人關懷據點課程,每年陸續演出「刺竹的愛情故事」、「天神福通的神奇刺竹」,到這次的「聽巴奈阿嬤說故事」,已經累積三部戲碼。
撒固兒部落是此次花蓮縣族語戲劇比賽中唯一以「撒奇萊雅語」參賽的隊伍,這次編排的劇碼,主要部落遷村及重建(見圖)。部落耆老黃金文說,「聽巴奈阿嬤說故事」是敘述民國三十五年,撒固兒舊部落(今德興棒球場)整個被沙卡噹溪洪水、土石整個淹沒的故事。故事主人—八十二歲的林黃秀菊主說,當年撒固兒的撒奇萊雅族人,就像現在的小林村一樣,被土石流淹沒,幾乎滅村,八百多人的部落被淹到僅剩一兩百人,在歷經浩劫後,族人遷移到現在的國福社區,並將新部落取名為為「主布」,就是「堤防」之意,希望部落不要再淹大水,讓部落能重獲新生,休養生息。雖然現在已經將部落名稱由「主布」改回「撒固兒」(茄苳樹之意),但是過去那段驚心動魄的記憶,仍然深深烙印在老人家的心中。看到這次莫拉克風災小林村的遭遇,老人家感同身受,彷彿回到當年的情境,那些失去族人的痛苦,部落重建的艱辛,歷歷在目,也因此有了這次劇本的產生。
部落中生代李桂月陪同部落劇場三年,她說每次阿嬤的演出,都讓她深深的感動。負責製作道具的林益安、廖嬉恩、詹瑋玲、陳晏甄表示,老人家的精神意志力,一點都不輸年輕人,現場還會互相指導、檢討演出效果,讓陪同演出的年輕人不認真都不行。擔任評審的族語老師胡美芳也說,撒奇萊雅阿嬤演出,讓她在現場忍不住感動落淚。
雖然撒固兒部落因為演出時緊張失常,因此只得到「最佳劇本獎」,但是撒固兒銀髮劇團希望藉此鼓勵小林村倖存的西拉雅族人,即使劫難不斷,因為族群的文化必須延續,未來仍要像撒固兒的撒奇萊雅族一樣堅強勇敢、樂觀進取的活下去。撒奇萊雅族雖小,但從撒固兒部落的身上,我們看到老中青三代為文化傳承所做的努力,也看到撒奇萊雅的未來,正在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