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語言文字化10週年成果展
本報新聞中心/報導

夷將Icyang主委進一步說明,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目前共有16族語、42方言別,因為它的豐富性、多樣性,以及保留最多古南島語詞彙,已被國際知名的夏威夷大學語言學者Robert Blust認定臺灣是南島語民族的發源地。而臺灣原住民族語言中有許多詞彙和其他南島語系國家語言是相通的,例如:數字(1-esa、2-dusa、3-telu、4-sepat、5-lima、6-enem、7-pitu、8-walu、9-siwa、10-puluq)及眼睛(mata)。
夷將Icyang主委接著回顧了十年來推動族語文字化過程中,各項重要的成果:
一、2005年:12月底發佈「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
二、2007年:著手編修國民中、小學族語9階教材。
三、2009年:編訂原住民族語「基本常用詞彙千詞表」,奠定原住民族日常生活基礎詞彙,更作為族語認證測驗各級測驗之範圍。
四、2013年:透過「原住民族語言E樂園」整合所有族語教材內容,包含9階教材、族語學習教材、族語繪本、族語動畫等,讓該網站成為目前族語學習使用率最高的網站。
五、2015年:
(1)設立「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中心」,開始從事族語研究發展及創制「原住民族語新詞」的工作。
(2)為因應族語教學長期缺乏教學教具,完成研發幼兒族語學習教具—Wawa點點樂,開啟教學教具的研發。
六、2016年:推動族語直播共學,讓都會區找不到族語師資的學校,利用此一計畫協助原住民學童學習族語,強化族語文字化工作。
七、2017年:推動「試辦公文族語書寫實施計畫」,推動公文雙語書寫,使不熟悉中文的族人,可透過公文族語書寫了解政府機關傳達關於各項原住民族權益政策訊息。
最後,夷將Icyang主委強調,未來原民會對於原住民族語言的復振,除了持續推動族語文字化相關工作外,也將積極推動「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的立法,希望能在今年六月前順利完成立法工作,也請與會的立委大力支持與協助,以期完整保障原住民族語言權力。
圖: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頒發感謝狀給協助原住民族語言學習教材編輯的耆老林清美。
圖: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與各國駐臺使節、立委等來賓合影。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