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穗生態教育館彩繪鰕虎魚活動
記者陳奕嶙/報導
美麗的瑞穗鄉舊名「水尾」,之後在日治時代以「豐葦原之瑞穗國」的字句改為「瑞穗」,瑞穗鄉境內不管在何處總是「家離水邊那麼近」,水尾之名匯集了秀姑巒溪、富源溪、紅葉溪,也讓我們有幸觀察體會自然中旺盛的生命力。
秀姑巒溪得天獨厚的環境,我們很幸運的可以觀察到洄游生物特殊的生活行為。秀姑巒溪的洄游生物大概可以分成兩大類,其中毛蟹、字紋弓蟹和鰻魚是屬於降海洄游的生物,沼蝦和鰕虎魚科魚類大部分是屬於兩棲洄游的生物。而鰕虎科魚類即是阿美族語Vulao(漢人跟著叫「吻仔魚」)。每年三、四月間Vulao展開了秀姑巒溪的冒險之旅。
在21日大年初三開始,至228連續假期(2月21、22、25、26、27、28日及3月1日),瑞穗生態教育館特別規劃了過年期間特別企畫「年年有魚」的鰕虎彩繪活動,藉由鰕虎紙雕創作,一同了解激流中不起眼的小魚用身上腹鰭特化出來的吸盤,對抗湍急水流來回山水與大洋之間。而鰕虎魚如候鳥般的洄游也貼近了我們現行「相遇在23.5度」特展中季節時序變化的自然節奏。創作後的鰕虎魚將布置在館內常態特展室瀑布壁畫上展現逆流而上的勇氣。
花蓮林區管理處長吳坤銘表示,鰕虎魚是河川的重要指標,而美好的山林是孕育健康溪流的母親,林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