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生物學研討會 逾十國參與交流
記者張麗英/報導
「第七屆亞洲血管生物學研討會」10月27日至10月29日在花蓮慈濟醫院正式登場。2016年亞洲血管生物學研討會,除有科技部、中央研究院及各醫學大學代表之外,還邀請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二十五位專家學者共同分享。研討會由科技部與花蓮慈院主辦,也是第一次在花蓮召開。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特別感謝所有講師及學員的到來,願意分享與交流,進而帶動亞洲的發展。
花蓮慈院研究部主任鄭敬楓表示,會議以「從個人基因差異到心血管疾病的個體化醫療」及「心血管疾病治療與藥物開發」為主軸,很感謝除了分享者之外,還有來自澳洲、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尼泊爾等超過十個國家的學員共同參加,讓臺灣的血管生物學、血管醫學能與世界各國交流。
第七屆亞洲血管生物學研討會,第一場的分享,就是由中央研究院院士伍焜玉教授分享,可能是人體自身對抗癌症關鍵的細胞護衛因子5-MTP(5-methoxy-tryptophan)。伍焜玉教授表示,許多人類癌症與體內的發炎物質Cox-2息息相關。當細胞中的Cox-2表現量過高時,就會引發體內的嚴重發炎反應,甚至會促使癌細胞生長與轉移,研究團隊想出了用比較代謝體方法,來偵測這個細胞護衛因子的小分子化學物,最後找到了5-MTP,而且證明它有消炎抗癌的功能。
未來如何讓細胞護衛因子5-MTP發揮正常的功能,如何避免它受到傷害,如何以它為先導化合物製造新藥來增強身體自身調節能力,發揮對人類癌症及發炎等疾病治療的潛能,都將可能成為癌症治療的新希望。
同樣為病人帶來希望的,還有來自日本的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