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統日報有限公司.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038356141-3 hualien.info@gmail.com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周芳如鄭雅文前往天籟會館實習

周芳如鄭雅文前往天籟會館實習 記者林昀融/報導   芳療SPA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休閒,在職場上若具備有國際芳療證照,就是保證就業的金鐘罩!臺觀學生周芳如和鄭雅文今年剛考取NAHA國際芳療證照,帶著信心前往台北天籟會館實習一整年,準備將在校所學習的芳療SPA技巧,帶到職場上實際磨練與學習。   周芳如同學表示,自己高中就讀的是美容科,特別選擇臺觀的休閒系就讀,是想要學到更精湛的芳療SPA技巧,很高興學校SPA休閒館設備齊全新穎,可以充分學習與練習,因此大學二年期間已經考上好幾張證照,最難考取的就是這張NAHA國際芳療證照,還好學校課程都有教過,目前將前往天籟會館SPA部門實習,期能再次驗收自己所學及精進技巧,希望將來成為一流的國際芳療師,而且家人都很支持,每次放假回家也都會幫媽媽SPA。   鄭雅文同學表示,以前讀的是餐飲科,學芳療SPA本只是為了增加多元技能,想不到自己學得很有成就感,未來要會朝美容芳療師目標,感謝學校教導與舉辦證照考試,雖然準備考試過程很辛苦,要背的學理及練習的手法很多,但考上的感覺真好,家人也很鼓勵與支持自己的選擇,希望自己在天籟實習能學到更多。   臺觀表示,學校2005年打造全台校園第一座專業的SPA芳療教室,也規劃出深度芳香療法課程,向來深受學生們喜愛,也培育出一批批為各大飯店可用的SPA人才,深受業界認可及讚賞,今年度台北即將開幕的文華東方酒店,日前也積極至臺觀招募具備芳療SPA人才。...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臺觀生與鶴岡屋拉力部落居民有約

臺觀生與鶴岡屋拉力部落居民有約 記者劉湘仕/報導   臺觀學生獲得第三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計畫,這個計劃執行期間四個月(5至8月),任務包括形象館景觀改造、閒置空間及部落環境綠美化、設計產品包裝、專屬鶴岡文旦LOGO、形象館宣傳品DM名片、旅遊套裝行程規劃、部落文化體驗營、協助老人關懷站志工等。期間學生會到鶴岡屋拉力社區部落關懷小孩,協助照顧與課後輔導,及訪談部落耆老,學習他們的智慧與分享故事。   參與者學生有胡建伶、黃詩甯,王昱達、張芳菁、胡畯捷、林筱瑜與曾雅各,還有來自德明、義守及美和科大等同學組成團隊,這個競賽是從38所大專院校,超過150個科系,跨校、跨系組成87隊團隊中脫穎而出。   王昱達表示,計劃要傳達精神有三,一是青年洄游、游愛開始。二是文化傳承、永續經營。三是農村體驗、回根故鄉。他很開心參與這個活動,因為這個活動學習到與人互動與關愛的能力,因為自己喜歡拍影片,所以未來要以影片呈現鶴岡屋拉力部落的生活與活動過程,讓更多人認識這個地方與了解部落的...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阿基師接受臺觀三年客座教授續聘

阿基師接受臺觀三年客座教授續聘 記者劉湘仕/報導   擔任臺觀校務顧問和客座教授的阿基師,日昨再接受臺觀三年客座教授的續聘。阿基師強調,他與臺觀有深厚感情,學生也很優秀,樂見這幾年臺觀學生參賽屢獲獎,未來三年將繼續和臺觀攜手共同培育廚藝人才,並持續鼓勵後輩參與國際型廚藝比賽。   臺觀廚藝系主任莊筱敏表示,阿基師上課向來幽默風趣,不僅廚藝精湛,口才便給,加上常以自身經驗與故事引導學生,每每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與喜愛,每次一開放選課很快就額滿,102學年度上學期將開設「廚藝實作技巧」,這門課是結合理論與實務的精華,阿基師豐富閱歷及熱忱不藏私的傾曩相授,相信學生能學到很多寶貴的廚藝菁華。   臺觀餐飲系一年級鍾易樺同學表示,阿基師是自己的偶像,很喜歡阿基師的原因不只是他會做菜,最重要的是阿基師很會做人也會教如何做人,曾聽過阿基師說:「做菜也有倫理,做菜就是做人,做人做的不好,他的菜也不會好吃到哪裡。」自己一直以此勉勵自己,希望二年級可以修到阿基師的課。   臺觀張瑞雄校長表示,感謝阿基師接受臺觀的續聘,每個星期還得遠從台北來花蓮幫學子上課,相信他在餐飲的實務經驗及人格典範,對學生有身教的教化作用,可讓學生學習到餐飲專業及人格教育,畢業後能成為業界真正需求的人才,及對社會有所貢獻。...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臺觀生參加大陸全國職業院校中餐大賽獲特別獎

臺觀生參加大陸全國職業院校中餐大賽獲特別獎  記者劉湘仕/報導   臺灣觀光學院學生組隊至大陸山東旅遊學院參加中餐主題宴會設計比賽,這個比賽有來自大陸全國職業院校及各國隊伍,臺觀有兩組隊伍各三位學生參賽,在高手環伺下,仍奪得「東方美食」杯中餐主題宴會設計賽特別獎,實屬難得,獲獎消息傳來,全校師生為之喝彩,學校並特別公開表揚他們為校爭光。   山東旅遊學院和臺灣觀光旅遊學院是策略聯盟的友校,為展現中華餐飲傳統文化特色與中餐發展革新,及加強學術交流,這次特別邀請臺觀學生參賽,一組不得超過三人,以中餐宴會擺設為主題,評分重點分為儀容儀表、現場操作、現場互評與英語口試等四項,強調「專業」、「創意」,比賽時間共120分鐘。臺觀徐宗佑、何雅婷與吳明軒同學以「謝師宴」參賽;林庭瑄、黃郁凱與汪漢棠則以「過年」參賽,兩者都融合中西方的特色,呈現出後現代的風格,雙雙獲得評審讚賞,展現臺觀學生真實力。   何雅婷同學表示,這個比賽是在畢業前留給自己最美好的回憶,同時也見識到國際間餐飲文化不同的呈現...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東大獲2013聯電經營管理論文傑出獎

東大獲2013聯電經營管理論文傑出獎  記者劉湘仕/報導   為鼓勵優秀人才對於經營管理領域的投入與研究,由聯華電子特別贊助,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所主辦之「2013聯電經營管理論文獎」得獎名單日前公佈,最大獎項「傑出獎」中,共有2篇論文獲此殊榮,其中一篇就是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林家五教授,及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胡宛仙博士候選人發表在台大管理論叢的「非營利組織之組織認定歸類模式:利益關係者理論觀點」。   管科會自民國81年起,設置「管理學報論文獎」,每年自其《管理學報》去年已發表論文中,評選出最優秀者,頒發「管理學報論文獎」,有鑑於成效頗佳,特擴大辦理,於2010年獲聯華電子特別贊助,設置「聯電經營管理論文獎」,期盼此論文獎的設置,能進一步培養管理學術界人才,以促進學術與產業界的交流。   該論文獎這一屆邀請參與評選的期刊,包括中山管理評論、會計評論、資訊管理學報、電子商務學報、管理評論、管理學報、臺大管理論叢、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等;先由各期刊初選推薦,總計推薦132篇...

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400人慶祝女童軍大會 高齡95歲葉和妹也歡喜參加

400人慶祝女童軍大會 高齡95歲葉和妹也歡喜參加  記者吳思怡/報導   花蓮縣政府、台灣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花蓮縣女童軍會結合國稅局花蓮分局、花蓮縣警察局、衛生局、環保局等單位,昨天在台開公司開心農場舉辦「102年花蓮縣慶祝女童軍節表揚大會暨生命教育宣導」,共有4百多人參加,全國最年長的女童軍(富里鄉萬寧村)的95歲葉和妹也歡喜參加。   大會開始前,忠孝國小幼女童軍帶領全體女童軍在馬場一起跳騎馬舞。大會開始由參加國際馬術比賽得獎的台開馬術教練莊堂發持女童軍的世界旗繞會場五圈,進場的英姿吸引了全場從未看過真馬,在現場行進的女童軍羨慕的眼光。大會由花蓮縣女童軍會理事長陳嬥笙主持,包括縣府秘書長賴興雄、教育處督學李宗憲、議會楊議長服務處主任陳輝亮、台開花蓮辦事處主任沈君茹、佛光山月光寺住持妙勳法師、苗栗縣原住民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五燈獎得主張秀美、苗栗縣福爾摩沙荒野保育協會理事長張致遠、花蓮野鳥協會理事長石明卿、花蓮市公所專員彭莉蘋、豐濱遊覽公司副總游雪子、吉安鄉衛生所護理師詹瑞慧、...

吳宜芸獲縣長盃跆拳道第一名

吳宜芸獲縣長盃跆拳道第一名   花蓮家扶中心於兩年前成立跆拳才藝隊,透過才藝的課程安排,激發兒童自我潛能,幫助他們找尋個人志向,透過跆拳才藝隊的組成,讓孩子在學習過程體驗到正向經驗及增加自我成就感。跆拳道成軍兩年多,跆拳隊成員由陌生逐漸熟悉,漸漸踢出心得來,跆拳隊成員吳宜芸因為家扶激發對跆拳的興趣,並於今年五月榮獲花蓮縣縣長盃跆拳道品勢比賽第一名,以優異跆拳表現奪得佳績。 圖文:記者劉湘仕...

12年國教 原住民超額比序加總積分百分之三 取得族語認證者超額比序加總積分百分之十

12年國教 原住民超額比序加總積分百分之三 取得族語認證者超額比序加總積分百分之十  記者張麗英/報導   立法委員鄭天財、孔文吉共同促成教育部宣布103學年原住民學生參加12年國教免試入學,原住民學生超額比序加總積分百分之三,但取得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者,超額比序加總積分百分之十。   由於12年國教政策即將於103學年實施,立法委員鄭天財、孔文吉及原住民校長、教師、家長及學生都擔心新制度影響原住民學生升學機會,也擔心現行教育部規劃的12年國教免試入學之超額比序項目積分表,並沒有將原住民取得族語認證納入積分項目,此恐對已取得族語認證的學生不公平,也造成未來原住民族語復育及學習更加困難。   所以,鄭天財、孔文吉兩人不斷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提出質詢及提案決議,要求教育部必須依據「原住民族教育法」第16條規定,立即修正「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辦法」,將原住民學生取得族語認證者,納入103學年免試入學並予以加分。   教育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日前已召開三次會議,修正「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辦法」第三條,於5日立法院舉辦的「12年國教原住民族學生族語考試加分政策說明」記者會,正式宣布:為保障原住民學生升學權益,並衡平一般生升學權益,原住民學生參加12年國教免試入學,維持採外加核定招生名額2%方式...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臺觀秀林開發慕谷慕魚成為生態廊道

臺觀秀林開發慕谷慕魚成為生態廊道  記者劉湘仕/報導   臺灣觀光學院張瑞雄校長等人拜會秀林鄉公所,由鄉長許淑銀及課長曾秀英接待,雙方相談愉快,約定攜手推動在地就學、就業及文化。   秀林鄉人口一萬五千餘人,有百分之八十五為太魯閣族原住民的一支,至今分布在全鄉九個村、十六個聚落。太魯閣族人過去散居在山中,多半以打獵為生,因此對於靠山吃山有其傳統的謀生本領,男子必須具備有狩獵的技能,女子則有織布、紡衣的編織能力,由於天性豪爽、樂天,因此在樂器風格上也顯得活潑。   許鄉長表示,未來期望和臺觀合作規劃開發慕谷慕魚成為生態廊道,將來可由臺觀專業團隊統籌,培訓臺觀學生導覽,讓具有表演天分的居民有展現的舞台,及販售特色產品,將來廊道採取收費方式,假設門票為三百元,每天有六百人,一天就有十八萬元,年收入可達六千萬,將來這筆收入全部回饋給秀林鄉親,發展在地產業和造福在地學子。   張瑞雄表示,學校很樂意和秀林鄉合作,本校有觀光餐旅專業的團隊,一定全力協助開發慕谷慕魚成為國際觀光景點,吸引更多人來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