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岸潛堤阻擋海流 化仁海域養灘有成果
記者陳奕嶙/花蓮報導
吉安化仁海域,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興設離岸潛堤後,擋住部分海流,增加消波功能,減輕海岸衝擊外,並有聚砂養灘的效果;灘釣的民眾,以前要穿過消波塊才能到海岸,現在則直接開車到海岸。
花蓮海岸因侵蝕而逐漸後退,最明顯的事從美崙溪到花蓮溪出海口約四公里長的海岸,尤其是南濱海岸讓民眾感受最深。
半世紀前,南濱海岸興建海堤時還有兩百公尺的沙灘,花蓮市區所需的砂石,都用牛車到南濱採取,吉安溪以南的化仁海域,還有漁民以牽罟方式捕魚。
但海象變化,海岸遭侵蝕,陸地後退,南濱海岸除了興建海堤外,還投放消波塊保護,看不到海灘,化仁海岸陸地逐漸後退,不要說牽罟,連民眾釣魚都要穿過層層的消波塊。
十多年前,九河局從北濱到化仁海域投放了十六座的離岸潛堤,阻擋了部分海流,減輕對陸地的沖蝕,還有聚砂養灘的效果。
春天的魚汛期,很多民眾到化仁海域灘釣,進出相當方便;余姓民眾說,三四年前必須從海堤穿過一排排三四十噸的消波塊才能到海邊釣魚,現在騎機車到海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