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統日報有限公司.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038356141-3 hualien.info@gmail.com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破除政治黑暗的迷思

破除政治黑暗的迷思 施慧萍:公益也是做對公眾有利的事親民為公 眾民為利就是政治 記者蘇紘慶/花蓮報導  施慧萍以『公益心 共享情』進入政治   許多民眾認為政治就是『黑暗』的,但對於外表柔弱的第一選區縣議員參選人施慧萍卻勇於進入這『黑暗』的漩渦裡,施慧萍說:「政治本是管理眾人之事」而公益也是做對公眾有利的事「親民為公,眾民為利」就是政治、就是公益,當眾人覺得政治是不好的時候,我們要想出一個方法讓他變好,而不是就放著不管。如同一條臭水溝,需要有人捲起袖子,願意去清理,而讓這條臭水溝變成一條清流。 以「公益心 共享情」作為行動 施慧萍以『公益心、共享情』的理念進入政治,在她作公益多年才發現這社會上有情有愛的人還是佔多數,但像是含苞的花朵,尚未露出鮮麗與芬芳。希望此次參選可以讓我們花蓮政壇有清新、健康的氣息,回復政治原本的意義。 「一人當選 百人服務」 持修團隊如同『大雁飛行』,大雁在飛行過程中,一般是由一隻比較強壯的大雁在前面開路,並且領頭雁時常發出叫聲,鼓勵其他的大雁不要掉隊。當領頭...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八十二歲一樣演女主角!

八十二歲一樣演女主角! 撒奇萊雅銀髮劇團讓族群發光結合社區關懷據點推出新劇本 記者鄭沾誠/花蓮報導 八十二歲一樣可以演女主角,在花蓮佳山機場旁的撒固兒部落,就有一群可愛的撒奇萊雅銀髮族阿公阿嬤,把自己的歷史傳說編成故事,演出一幕幕樸質又感人的戲碼,帶著部落的年輕人,老中青合作傳承文化,一起為自己的文化傳承努力著。 原住民的文化,主要靠口述及以耳相傳,了解族群過去的生活、文化及經歷部落發生的事物。撒固兒部落社區銀髮劇團已經成立第三年,搭配部落的生命史調查以及社區老人關懷據點課程,每年陸續演出「刺竹的愛情故事」、「天神福通的神奇刺竹」,到這次的「聽巴奈阿嬤說故事」,已經累積三部戲碼。 撒固兒部落是此次花蓮縣族語戲劇比賽中唯一以「撒奇萊雅語」參賽的隊伍,這次編排的劇碼,主要部落遷村及重建(見圖)。部落耆老黃金文說,「聽巴奈阿嬤說故事」是敘述民國三十五年,撒固兒舊部落(今德興棒球場)整個被沙卡噹溪洪水、土石整個淹沒的故事。故事主人—八十二歲的林黃秀菊主說,當年撒固兒的撒奇萊雅族人,就像現在的...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東服轉交醫師公會濟助八八水災災民捐款

東服轉交醫師公會濟助八八水災災民捐款 高揚昇:醫師關懷病人 奉獻愛心就是大愛表現 令人敬佩  記者張麗英/花蓮報導   花蓮縣醫師公會理事長林秀雄,(13)日請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高揚昇轉交花蓮縣醫師公會會員捐獻的新台幣60萬元給內政部賑災專戶,濟助八八水災災民。高揚昇說,花蓮縣醫師公會的全體醫師,平日關懷照顧診療病人,奉獻愛心,又能捐獻金錢濟助水災災民,這種情操,就是大愛的表現,實在了不起,令人敬佩。   林秀雄說,八八水災發生後,花蓮縣醫師公會的會員,每人都很關心災民的情形,都願盡一己棉薄之力,濟助災民,人人都熱情捐輸,表達關懷同胞的心意。   花蓮縣各醫院會員迅速隨各醫院醫療團隊到災區提供醫療服務,並由各醫院將捐款交給相關單位,還捐贈醬油、沙拉油、食鹽、奶粉、嬰兒紙尿褲、洗衣粉、麵等物資給災民;本次捐款,是診所會員,再次展現愛心的款項。   內政部設立的「內政部賑災專戶」,是基於公益目的接受所屬人員或外界主動捐贈,並為妥善運用與管理賑災捐款,民眾捐贈款項均依指定用途使用,若無指定用途,內政部將統整轉交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以客觀、超然立場,統籌運用各界賑災捐款,發揮最大效用。 林秀雄(13)日日下午由花蓮縣醫師公會理監事代表陪同,專程到東服中心拜訪高揚昇,請高揚昇轉交花蓮縣醫師公會會員捐獻的八八水災捐款給內政部賑災專戶。  ...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慈濟技術學院關懷生命研習營

慈濟技術學院關懷生命研習營 珍愛生命學習同理心正向思考  記者蘇紘慶/花蓮報導   每學期初,慈濟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固定舉辦「關懷生命研習營」,期待能開啟學生,從關心周遭的人事物起,進而探索生命的價值。參與十月十、十一日營隊的學員,共三百位學生,且均為護理科系,分別是五專部二年級與二技部二年級。尤其,身為護理科系的學生,在踏入醫院後,就得面對生老病死的衝擊,期給予學生正向思考,以及同理心的關懷。   花蓮慈濟醫院胸腔科副護理長林宜靜,正是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科第八屆畢業生。她表示,從求學到進入職場,正如蝴蝶蛻變一樣,笑說自己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學姐要大家先想一想,「為什麼選擇護理?到目前為止,您後悔嗎?對於未來的護理生涯,您有何想法?」並開放現場提問,希望學弟、學妹能更清楚,也更加貼近未來的護理生涯。   另一堂「珍愛生命」的課程,以偏遠落後國家的影片,播放出災民無飯可吃、挨餓受寒而死的慘況。世界上有多少人,正為了存活下去而苟延殘喘,而你我卻又何其幸運,擁有的如此多的愛與關懷,並要懂得伸出手,去幫助更多的人。授課老師的這一番話,讓在座的學生,低下頭認真省思,卻也受益良多。 不少學生都表示,透過營隊課程,懂得把握分秒,用身體力行做善事,更體悟到「人要克服困難,不要被困難克服」的意義。而護理科學生羅婉婷表示,自從參與營隊後,與家人的關係更緊密,也更懂得珍惜一切。  ...